司馬遷
難度:
語譯 | (意思) | 語譯 | (意思) |
---|---|---|---|
宦者令 | 宦官的頭領 | 舍人 | 食客(為貴族服務的人) |
竊 | 私自 | 境 | 邊境 |
曲 | 理虧 | 必 | 假使 |
奏 | 進獻 | 因 | 於是 |
卻立 | 退後幾步站著 | 負 | 依仗 |
逆 | 違背 | 列觀 | 一般的宮殿 |
倨 | 傲慢 | 急 | 催逼 |
睨 | 斜著眼睛看 | 案圖 | 把地圖放在桌子上 |
詳 | 假裝 | 引 | 延請 |
堅明約束 | 堅守盟約 | 閒 | 循小路走 |
唯 | 希望 | 訣 | 訣別 |
望 | 念頭 | 靡 | 嚇退 |
不懌 | 不高興 | 竟酒 | 直到酒宴完畢 |
賤人 | 地位卑微的人 | 爭列 | 爭位次的高下 |
庸人 | 普通人 | 不肖 | 沒有才能 |
駑 | 才能地下 | 顧(吾念之) | 只是 |
因賓客 | 依靠著門客的引領 | 度 | 推測 |
雖 | 即使 | 卒 | 終於 |
顧 | 回頭 |
語譯 | (意思) |
---|---|
可使報秦者 | 可以出使去回覆秦國的人 |
肉袒伏斧質 | 赤裸上身伏在刑具上 |
寧許以負秦曲 | 寧可答應,使秦背上理虧的罪名 |
拜送書於庭 | 在朝廷上行叩拜大禮,送出國書 |
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| 尊重大國的威望而表敬意 |
辭謝固請 | 謝罪道歉,一再請求 |
使其從者衣褐 | 派他的隨從穿上粗布衣服 |
使不辱於諸侯 | 出使外國而不受秦侮辱 |
請奏盆缻秦王 | 請允許我獻上盆缻予秦王 |
盛設兵以待秦 | 部署了很多軍隊來防備秦 |
以口舌為勞 | 憑著言辭立功 |
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? | 你們看廉將軍和秦王哪個比較威風? |
肉袒負荊 | 赤裸上身,背著荊條 |
刎頸之交 | 可以同生共死的朋友 |
欲予秦,秦城恐不可得,徒見欺 | 想把璧玉給予秦國,恐怕得不到秦的城池,白白被秦欺騙 |
而君幸於趙王,故燕王欲結於君 | 而你被趙王寵幸,所以燕王想和你結交朋友 |
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! | 難道趙王會因爲一塊璧玉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? |
相如雖駑,獨畏廉將軍哉? | 相如雖然無能,難道會害怕廉將軍嗎? |
問答 |
---|
1. 主旨 本文記敘廉頗和藺相如兩人忠心爲國的事跡,通過完璧歸趙,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三件事,表現廉頗具有過人的勇氣,藺相如智勇雙全、胸襟廣闊的特質。 |
2. 摘錄句子 地位 廉頗:“趙之良將,拜為上卿” 藺相如:“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” 爲人特點 廉頗:“以勇氣聞於諸侯” 藺相如:“其人勇士,有智謀” |
3. 相對廉頗而言,藺相如的地位有什麽特點?作者爲什麽刻意强調藺相如的地位? 相對廉頗而言,藺相如的地位卑微。作者刻意强調藺相如的地位,是為下文廉頗因藺相如官至上卿,位在他之右而不忿,宣稱相如本是“賤人”,並想羞辱他一事作鋪墊。 |
4. 應對秦王要求的考慮 趙王、廉頗及群臣:‘ 答應:恐怕秦王不會如約以十五城易璧,白白被秦欺騙 拒絕:秦國會派兵攻打趙國 藺相如: 應該答應:秦強趙弱,不可不答應。秦以城求璧,趙不答應,理虧在趙;趙答應而秦不給城,理虧在秦。 衡量兩者,寧可先答應易璧,使秦背上理虧的罪名。 |
5. 趙王與廉頗眾大臣對是否答應秦王要求的表現,對刻畫藺相如的爲人產生什麽作用? 反襯 趙王與廉頗眾大臣對是否答應有諸多顧慮,無法下決定,藺相如卻是看法清晰,認爲應該答應。這是以趙王與廉頗眾大臣處事猶豫不決,缺乏識見,反襯藺相如處事果斷,識見卓越。 |
6. 藺相如何以見得秦王“無意償趙城”? 1. 章臺是一般的宮殿,是玩樂的地方,秦王在章臺接見使者藺相如,禮節傲慢。 2. 秦王把和氏璧傳給美人和左右觀看,左右皆呼萬歲以慶賀成功,藺相如有被戲弄的感覺。 3. 秦王得璧後未提償城的事,因此藺相如認爲秦王“無意償趙城”。 |
7. 藺相如運用什麽手法以確保完璧歸趙? 藺相如要求秦王受璧前先齋戒五日,以爭取時間讓隨從把璧玉帶走。他吩咐隨從穿上粗布衣服,假裝成平民,帶著璧玉循小路返回趙國,以防秦人發現他的身份,藉此確保完璧歸趙。 |
8. 在“完璧歸趙”中,如何見得藺相如是“勇士”? -首先,藺相如膽敢在廷上直斥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,未嘗信守承諾,秦昭王也是如此,認爲他只是欺騙趙國,不會如約以十五城易璧,藺相如不畏强權,義正詞嚴,直斥秦王不是,可見他是“勇士”。 -其次,藺相如早知道欺騙秦王當誅,仍派人偷偷地把璧玉帶回趙國。並爲此請就湯鑊之刑,視死如歸,毫無懼色,可見他是“勇士"。 |
9. 在”澠池之會“中,藺相如如何運用智謀保住趙國的尊嚴? 秦國群臣要求趙王獻出十五座城池為秦王祝壽,藺相如隨即要求秦國獻出咸陽城為趙王祝壽。 藺相如運用智謀,以其人之道,還治其人之身,保住趙國的尊嚴。 |
10. 作者怎樣運用秦王左右的表現凸顯藺相如的表現? 藺相如脅迫秦王擊缻,秦王左右想殺死他,但他不後退,反而張目呵斥,竟把左右嚇退。作者是以秦王左右如此凶悍,仍被他嚇退,間接描寫藺相如具有膽色,視死如歸的勇敢表現。 |
11. 在”澠池之會“中,何以見得廉頗的”勇“、”謀“? 澠池之會時,廉頗”盛設兵以待秦“,結果”秦不敢動“,維護了趙國的安全,可見他勇武的一面。除此之外,廉頗送趙王赴會到邊境時,徵得了趙王同意,假如他三十天之内不回國,便立太子為王,以打破秦王可能扣留趙王作人質來脅迫趙國的念頭。 廉頗深謀遠慮,以國家的利益先行,早已為最壞的可能作打算,可見他有勇有謀。 |
12. 廉頗爲人有什麽缺點? 自高自大:認爲自己攻城野戰的功勞比藺相如大,又看不起藺相如出身卑微。 心胸狹窄:藺相如出身卑微,憑著言詞立功,官位卻在他之上,他感到十分不忿,並揚言要羞辱對方。 |
13. 藺相如知道廉頗要羞辱他: 藺相如的做法: 藺相如每每稱病不上朝,避免與廉頗爭位次的高下;藺相如出門,遠遠望見廉頗,就叫自己的車子繞道躲開,避免與他相遇。 藺相如的態度: 忍讓態度 藺相如這樣做的原因: 藺相如對廉頗採取忍讓態度,原因是把國家大事放在私人恩怨之先。他知道秦國之所以不敢全面攻打趙國,就是因爲他兩人在,同是趙國的支柱。如果兩人相鬥,必定兩敗俱傷,對趙國抗秦是很不利的。 藺相如的爲人: 胸襟廣闊 |
14. 廉頗爲什麽要登門向藺相如謝罪? 廉頗知道藺相如以國家爲重,才處處對他忍讓,一方面對藺相如感到折服,一方面為自己的表現感到慚愧和内疚,因此登門向藺相如謝罪。 |
15. 廉頗謝罪的表現與”勇“有什麽關係? 勇者的行動合乎義理,爲了崇高的價值,眼前不論有多艱難,亦會以無畏無懼的態度勇敢面對。 廉頗地位崇高,仍然願意負荊,親身到藺相如門前謝罪,可見他勇於承認過失,勇於改正錯誤,是有勇氣的表現。 |
廣告
有一則關於 廉頗藺相如列傳 的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