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
難度:
原文 |
---|
花間一壺酒,獨酌無相親。 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。 月既不解飲,影徒隨我身。 暫伴月將影,行樂須及春。 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亂。 醒時同交歡,醉後各分散。 永結無情遊,相期邈雲漢。 |
語譯 | (意思) |
---|---|
將 | 和 |
相期 | 相約 |
邈 | 遙遠 |
雲漢 | 銀河 |
語譯 | (意思) |
---|---|
月既不解飲, 影徒隨我身。 | 月亮不懂得飲酒, 影子只是跟隨我擺動。 |
我歌月徘徊, 我舞影零亂。 | 我唱歌時月亮在我的身旁來回走動, 我起舞時影子也隨我搖曳晃動。 |
舉杯邀明月, 對影成三人。 | 舉起酒杯邀請明月共飲, 對著我的影子,凑成了三個人。 |
問答 |
---|
1. 李白寫自己行樂,你認爲他真正得到快樂嗎?試結合詩歌内容加以説明。 作者李白不能真正得到快樂。作者上邀明月,下對影子,當下應是自得其樂的,但他很快明白到這些伴侶都是無情之物。 他暫且把月和影子當作同歌共舞的對象,一起作樂,以排解寂寞。可是他一旦醉倒,所有伴侶都復歸於無。 他在最後決定與月和影子結為無情遊,相約在天上再聚,正是因爲人間寂寞。 由此可見他終究是孤獨的,不能真正得到快樂。 |
2. “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亂”-場面氣氛 作者邀請月·影共飲爲伴,又在月下既歌且舞。他想象月亮徘徊,傾聽他的歌聲,影子與他零亂起舞,兩者好像他的知音一般,場面熱鬧歡樂。 但月·影是無情之物,由他們陪伴作者作樂,更反襯出他在世間知音難尋,突出孤獨鬱悶的心情。 |
3. “暫伴月將影,行樂須及春”-結構作用 承上啓下 承接前文寫花間月下獨酌,孤獨鬱悶的心情需要行樂來加以排遣。 開啓下文寫與月·影歌舞行樂的情景。 |
4. 詩中如何運用樂景寫哀? 詩中藉月下繁花美景反襯孤獨心情。 李白身處花間,當晚明月當空,正值良辰美景,但他卻孤獨一人,獨酌無味。 作者藉此反襯哀思,運用樂景寫哀,更見其哀。 |
5. 主旨 本詩記述作者月下行樂,邀月·影共飲爲伴,又在月下既歌且舞的情景,抒發作者孤獨鬱悶的心情,展現曠達超脫的人生態度。 |
廣告
有一則關於 唐詩三首-月下獨酌 的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