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維
難度:
原文 |
---|
空山新雨後,天氣晚來秋。 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。 竹喧歸浣女,蓮動下漁舟。 隨意春芳歇,王孫自可留。 |
語譯 | (意思) |
---|---|
空山 | 幽靜的山 |
浣女 | 洗衣服的女子 |
隨意 | 自然地 |
歇 | 凋謝 |
新 | 剛剛 |
喧 | 喧鬧 |
歸 | 回來 |
語譯: | (意思) |
明月松間照, 清泉石上流。 | 皎潔的月光灑落在松林間, 清澈的泉水在石上流動。 |
問答: |
1. 山居秋暝中哪些事物呼應第二句的”晚“字? 詩中”明月“,”歸浣女“及”下漁舟“都呼應”晚“字。當時正值晚上,皓月當空,婦女洗衣歸來,漁舟亦順流而下,漁人準備歸家。這些正是山中傍晚時分的人事活動,與”晚“字呼應。 |
2. ”竹喧歸浣女,蓮動下漁舟”如何帶出本詩的主題? 這首詩的主題是抒發王維對世俗官場的厭惡,並表達他歸隱的決心。 這兩句描寫山村傍晚時婦女洗衣歸來,漁舟亦順流而下,漁人準備歸家的情景,表現出山中人勤勞純樸的生活。 通過描繪這些簡單的鄉間生活,反映作者對山中寧靜純樸生活的嚮往,以及歸隱的決心。 |
3. 作者以明月清泉,青松翠竹及蓮花寄寓什麽情懷? 作者厭倦官場生活,不欲與官場中人爲伍,追求潔身自好,他藉著這些景物寄寓自己高潔的情懷。 |
4. “隨意春芳歇,王孫自可留"如何反用典故表達自己的情思? 王維反用《楚辭·招隱士》的典故,把原本希望王孫歸來,不要再山中久留的意思,反過來表示自己喜歡山間的美景和山居的生活,任憑春天的芳草凋謝也不想離去,暗示他對官場生活的厭惡及歸隱的決心。 |
廣告
有一則關於 唐詩三首-山居秋暝 的留言